乘联会发布的1月份厂商零售排名显示:长安汽车高居第二,创近年来中国品牌排名新高,曾经长期称霸前三甲的上汽大众、上汽通用则落后于长安汽车与吉利汽车;与此同时,华晨宝马竟然挤入前十,排名第九。
对此,有人或许会问,新年伊始,厂商销量排名的剧烈变化,是否预示着今后车市的竞争格局要变天了?
01
中国品牌崛起,是大势所趋
在乘联会公布的1月份厂商零售、批发销量排名中,除长安汽车第二的排名创了新高,吉利汽车也在批发销量的排名中再度进入前三,比亚迪则以超过100%的增速领跑销量排名前十厂商。
另外,正处于反弹周期的奇瑞汽车,也久违地进入了批发销量前十,让中国品牌在前十的排名中占到了5个席位。
也许1个月的销量排名不足以说明接下来一年的走势,但中国品牌崛起的势头却有迹可循。
其一,中国品牌已具备竞争销量前列的实力。如果有人说1月份的销量排名可能存在偶然性,那么去年全年的销量排名想必是有说服力的。
在乘联会公布的去年全年的厂商零售销量排名中,排名前十的中国品牌有三家,分别是吉利汽车(第四)、长安汽车(第六)、长城汽车(第八);再将排名放开到前十五的范围,就有比亚迪汽车(第十三)、奇瑞汽车(第十五)。
其二,在本轮竞争中,中国品牌已具备一些相对优势。
近年来,吉利汽车是厂商销量排名前十的常客,已布局有4个品牌(吉利、领克、极氪、几何),覆盖新能源、主流中国品牌、高端品牌,去年吉利汽车也逐步将旗下车型切换到科技4.0的架构下;
长安汽车是去年前十厂商中零售销量增速最快的,完整的体系能力催生了多个爆款车型,曾经的新能源短板在今年也会得到补足(C385);
长城汽车在去年解决了单一依靠哈弗H6的桎梏,在新能源领域探索的差异化路线(欧拉,女性市场),是行业标杆;
比亚迪的插混、纯电火爆无需多言,奇瑞则也开始进入新能源时代的收获期。
另外,在芯片短缺尚未得到解决时,上述中国品牌相对合资品牌在调整零部件供应上有更多的主动权,因此受影响也会小一些。
02
主流合资品牌并没明显式微,但面临的挑战加剧
与疫情之前的行情相比,主流合资品牌如今确实没能全面霸榜,除在近两三年内快速补齐SUV产品线的一汽-大众依然高居厂商销量排名榜首外,上汽大众、上汽通用的销量排名均有波动,本有上升势头的东风日产则在奇骏风波的影响下有所回落。
咋一看,主流合资品牌是开始式微了,但要下此结论还为时尚早。一汽-大众如今还几乎无敌的销量规模暂且不说,在缺芯的影响下,上汽大众、上汽通用去年的年度厂商零售排名尚分列第二、第三,旗下车型如朗逸、别克GL8仍然是细分市场头部车型。另外,低调的南北丰田,在去年还保持着稳步增长,已构建完全的SUV产品线也是销量新增点。
只是,除了缺芯带来的影响之外,主流合资品牌面临的挑战也确实在加剧,表现在两个方面:
一是头部中国品牌的向上,已与主流合资品牌形成正面竞争;
二是较之中国品牌、造车新势力,主流合资品牌在新能源领域、尤其是在纯电动车领域的投入,是慢了些。
乘联会数据显示,传统燃油乘用车市场持续下滑:2019年下滑8%,2020年下滑8%,2021年下滑6%。与之对应的,是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快速提升,1月份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达16.6%、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;其中中国品牌的零售渗透率达31.4%,而主流合资品牌的零售渗透率仅2.5%。
去年底,丰田突然宣布全面电动化,大众也已通过ID系列进入纯电动车领域。尽管这些全球车企的体系能力够强,但慢了终究是慢了,即便能赶上国内新能源市场的快速增长节奏,也需要一些时间。
03
华晨宝马进入前十,表明豪华车市场的活跃
华晨宝马进入1月份厂商零售销量排名前十,的确让人惊讶。要知道,这在以前是没有过的,毕竟即便是出自华晨宝马的国产宝马,其均价都比主流合资品牌高了一个档次,对比国内的消费结构,价高的车买的人就会少一些。
那么华晨宝马此次位列第九,又为何?
这里,笔者就大胆猜测一下:华晨宝马1月份的零售销量存在人为嫌疑。
乘联会数据显示,华晨宝马去年的零售销量累计为60.2万辆,月均零售销量为5万辆,但是去年12月份其零售销量仅为3.9万辆,而在今年1月份其零售销量则突增为8.9万辆。这会让人怀疑,华晨宝马可能将去年12月份的数据留到了今年1月份。
那其目的是什么呢?日前,宝马集团声明其占华晨宝马股权,自2月11日起正式从50%升至75%,成为第一家成功调整股比的合资车企。在车圈,车企常有追求开门红的说法,在股权调整的背景下,华晨宝马此举或许有讨好兆头的可能。当然,也许华晨宝马此举没有什么目的。
不过,华晨宝马进入排名前十的背后,大家还应该关注豪华车市场的活跃。乘联会数据显示,在缺芯的情况下,国内去年豪华车市场同比增速为4.9%,高于行业平均增速,宝马(82万辆,增长8.3%)、奔驰(74万辆,下滑3.6%)、奥迪(69万辆,下滑5.5%)表现也算不俗。
国内消费升级潮,正在利好豪华品牌以及高端新能源车品牌。也因此,宝马等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投入力度逐步加大。
写在最后:或许1月份的销量数据不用再过多解读,但在消费升级、中国品牌崛起、新能源渗透率快速提升、芯片荒等的影响下,国内乘用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必然会改变。只是,中国品牌是否能就此突破、主流合资品牌会否洗牌,尚待观察。